-
田飞龙:一众盟友山呼“盟主”,美国还好意思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田飞龙】
美国紧锣密鼓筹备第二届全球民主峰会,却在自家国会听证会上野蛮围猎一款中国公司的海外短视频App,即Tiktok。民主需要言论自由和公共交流,Tiktok为美国民主的自由多元交流提供了更好载体和更有效率的互动模式,但美国国会却在推进封杀立法,理由是国家安全,具体而言是数据安全、个人隐私和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安全。
事实上,全球化社交媒体都存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与青少年不良影响问题,由于缺乏统一而严格的完备立法与执法机制,美国自身的社交媒体也做不到国会议员们要求Tiktok所做的。但Tiktok被专门挑出来了。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在国会长达五个多小时的质询轰炸下既表现出了谦恭和专业的应对,又折射出质询方歇斯底里的有罪推定。
Tiktok未来命运如何?是否能够挺过美国的“冷战”式点杀?美国民主与公众监督能够纠正对Tiktok的这场绝命围猎吗?这不仅是Tiktok的生死之战,也是美国民主的品质之战。如果Tiktok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封杀或强制出售,美国民主峰会摆再大的谱,发再多的宣言,一众盟友山呼“盟主”,也挽不回美国民主异化的全球观感和政治后果。
封杀Tiktok的立法有着特定的国际政治背景、政党政治背景与规范合法性缺陷:
其一,这一做法违背美国宪法上关于禁止褫夺公权的立法的有关规定,是针对具体合法企业的滥权打压;
其二,属于“冷战”点杀行为,完全是因为Tiktok的中国因素或背景而疑神疑鬼,是想当然的政治泄愤和猎巫冲动;
其三,听证会所有的提问和纠缠都是想象的和诱供式的,没有拿出来任何过硬的证据,在立法依据上是空白的;
其四,Tiktok的美国注册用户过亿,孵化网红及带动就业的正面社会效应显著,是美国社会资本修复与阶层和解的重要平台机制,是美国民主之友,却遭到美国国会封杀,只能是民主的异化和反讽;
其五,美国国会滥用了国家安全概念,损害了美国宪法价值体系的稳定性和自洽性,动摇了美国法治信心和软实力根基;
其六,美国提出的封杀方案或完全剥离/转售方案均不能达到预期规制目标,反而是对美国民主、法治与营商环境的摧毁性打击。
近4年来,Tik Tok下载量达40亿
那么,Tiktok是否还有生机呢?谁会维护它的合法正当权益呢?Tiktok代表了社交媒体的新一代技术和商业模式,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沟通价值和民主多元化价值,也能够在不同文化、族群之间建立平等互动关系,让世界不同角落的人相互看见、认识和互助,打破意识形态偏见和主流媒体霸权。
Tiktok本质上是互联网文明与全球民主化的产物,封杀动议是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而试图达成其冷战和脱钩的政治图谋。冷战政客的利益不是美国人民的利益,新“麦卡锡主义”完全是反动的,是反民主和反全球化的,美国人民不需要,世界人民也不需要。2023年的美国与世界,不再是1950年代的美国与世界,中国与中国企业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保护Tiktok的主体力量首先是其规模庞大的用户。根据特朗普时期微信国际版的司法维权经验,Tiktok应当穷尽使用美国自身的法律程序来维权,在其庞大用户和专业律师的支持下,美国政府与国会并无充足的合法性加以完全封杀。Tiktok也不能被强制收购,美国不能滥用国家安全理由巧取豪夺,这是海盗与西部牛仔的做法,不应当在文明时代野蛮返祖。
中国政府是依法保护本国企业海外利益以及保护本国技术免遭泄露、劫持的关键行动者,任何强制剥离或转售的方案都必须得到中国政府的行政许可,不能完全由美国单方面决定。这是我国对外贸易法有关技术出口的强制性规定。美国自身也有出口管制更加严格的法律,因而必须理解和接受中国政府的法治立场和正义行动。
我们注意到针对美国国会滥用权力的听证会和封杀威胁,美国公民社会并不买账,国会山之外的抗议活动及网络声援行动就是显著例证。而通过听证会的全程直播,以及Tiktok谦恭而专业的应对,国际社会已基本清楚美国有关动议的不良动机与合法性缺陷。
美国国会议员的提问几度让Tik Tok CEO周受资感到非常疑惑
如果美国国会强推此法,我想其付出的综合性代价会非常高昂:得罪年轻选民,分裂社会,在选举中可能遭到报复;遭遇诉讼挑战,行政命令或国会法律的合宪性都会遭到质疑;与中国之间爆发新的贸易战和技术战,美国没有胜算;点杀Tiktok的行为破坏美国法治和营商环境,损害美国市场对外国投资与技术加持的吸引力,造成美国经济内伤;美国以仇视和掠夺心态面对新一轮互联网文明与社交媒体技术迭代,最终不是增强而必然是削弱了美国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是对霸权体系的透支与失能措施;即便完全封禁Tiktok,由于后者代表了新一代社交媒体的发展趋势并且有着美国之外庞大的用户群,并不影响其长期发展优势,而美国却在流失就业、技术跟进及引领文化民主的机会和利益,将自身封闭在所谓的国家安全与中国威胁的冷战内循环之中不能自拔。
这是一个互联网技术应用与全球民主、全球多元文化激烈和创造性碰撞的新时代,Tiktok应运而生,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冷战、脱钩与点杀式立法式是美国自由民主价值的自我背叛,也与全球化及全球多元民主进程背道而驰,是落后和野蛮的。Tiktok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合规上不低于美国自身的社交媒体,也不违反美国的任何具体法律,而且对美国民主与社会资本修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美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好地与世界互动互识,从而对人类长期和平发展是有利的。
美国可以少一点民主峰会的作秀和虚妄,多一点维护民主价值与公共理性的谨慎和责任。遗憾的是,我们从听证会上美国议员的集体表现以及弥漫美国朝野的新“麦卡锡主义”风潮来看,美国民主异化程度在加深,而Tiktok案是一次冷战加速行为,其未来演变如何,并不乐观。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热门评论 2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51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对反华敌对核心国家,针锋相对,亮剑反制,果断降级或中止中美、中英、中加双边关系、禁止关键战略物资出口美国🇺🇸英国🇬🇧加拿大🇨🇦,联俄及东盟,支持马岛、苏格兰🏴及北爱尔兰🇮🇪独立……,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 官网的头图总是这么有意思,哈哈哈哈。
- 美国正在向宇宙第一强国阿三混混学习
- 以丑国为镜现在丑国已经不能叫盟主了,现在的丑国的叫大哥,大哥打仗都是小弟先上的,拼完了小弟,大哥最后再拼死一搏,然后就改朝换代!兄弟们,给我上
- 美国人一段时期以来的野蛮奇葩操作,都是源于他们的蛮横和傲慢,就是一强独霸的惯性使然,即使翻车了也不会转弯。
他们毫不心虚,面无愧色,巧取豪夺,蛮横无理,吃相难看,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长期的霸权养成的傲慢,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太阳,不管怎么任意胡为,别人都无可奈何,也无可选择:你们永远都得需我 !
不要觉得惊讶,他们的逻辑就是这么荒诞。
因此,当这个世界出现一个plan B,就是致命的。 - 美帝怎么能不如南亚次大陆的一霸印度呢?想封必须可以有。🐶
- 爬雪山的小臭虫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笑死
- 爬雪山的小臭虫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送您上首页
- 封面图君子剑岳不群很过瘾。😀
- 全部楼层不愿鞠躬车马前要整TT的也是美国的政府啊。这次美国TT的听证会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如果这次听证会不过就不让在美国使用了吗?
- 13年前的一篇神预言: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
https://military.china.com/important/64/20230316/44679452_all.html - 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美国已经将中国定位为冷战对手,你们这些专家还替美国操什么心? 好好替中国操心,研究怎么抵御美西方日本的进攻,怎么反击它们的软肋才是正道
- 大美丽国,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财阀武装联盟下属有限责任公司,总统是选出来的CEO,统治力量是股东。
- 一帮老外关于Tik Tok的提问是真的太老外,让我这个跟他们几乎同龄人也是汗颜……
【田飞龙:一众盟友山呼“盟主”,美国还好意思吗?】
结论就是: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 现在丑国已经不能叫盟主了,现在的丑国的叫大哥,大哥打仗都是小弟先上的,拼完了小弟,大哥最后再拼死一搏,然后就改朝换代!
- 看看美国这群美国议员一个个表现的像个二傻子一样,你还认为美国有前途吗?现在中美两国人都有点迷糊,那就是美国人不知道自己已经弱不禁风,而中国人自卑到看到美国一艘90年代破舰都惊慌失措。
- 全部楼层01234567TT是光明正大的合法经营。
你举的这个例子倒是适用美国飞机军舰不停来中国周边碰瓷的做法,就等中国犯错。
无知无畏 胡言乱语 说的就是你这种人我知道TT是合法经营,美国也知道,全世界都知道。只是美国就要整你,你能怎么样?正面硬刚,可以,能让TT活下来吗?处在下风,就要动动脑子! - 只要中国政府不同意,美国没可能巧取or豪夺,有种就封禁呗,反正TikTok全球活跃用户超10亿(不算中国),覆盖150多个国家,美国用户可以用VPN嘛,弄几个攻略,随便翻去任何国家都能接入,很方便;至于海量年轻美国用户会不会效仿红脖子再次冲击国会山,就看拜登敢不敢尝试了;
- 全部楼层JK观察者中美好比是霍利菲尔德和泰森的那一场,中国就像霍,知道正面打不赢泰,只能贴上去抱住,不让他发挥威力,等他犯错。中国一直都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方针,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视同仁,讲打的是野蛮人。
-
我国科学家取得催化剂技术新突破
2023-03-28 07:20 科技前沿 -
新冠或能改变人体细胞基因组结构,有助解释“长新冠”
2023-03-27 08:16 抗疫进行时 -
量子纠错“越纠越错”?中国科学家首次超越盈亏平衡点
2023-03-24 09:03 科技前沿 -
盐碱地也能种粮食!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耐碱分子机制
2023-03-24 08:58 聚焦三农 -
我国存储能力总规模超过1000EB
2023-03-24 07:23 -
全球首枚3D打印火箭未能进入轨道
2023-03-23 13:14 航空航天 -
“龙宫”小行星样本中发现RNA碱基和维生素B3
2023-03-23 07:27 -
解读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3-03-20 10:43 科技前沿 -
南大闻海虎团队重复实验,再次推翻美国室温超导轰动性研究
2023-03-20 08:15 -
里程碑!雄性小鼠产生功能性卵细胞
2023-03-17 08:37 医学 -
我国计划今年底发射爱因斯坦探针,搜寻定位引力波源
2023-03-16 12:07 科技前沿 -
突破!我国科学家发现两种新矿物
2023-03-16 11:34 科技前沿 -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量子芯片冰箱”
2023-03-16 08:21 -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钥分发
2023-03-14 08:48 科技前沿 -
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3.9%,“有的政策一边踩油门一边踩刹车”
2023-03-13 08:56 -
西湖大学发现首个“光阴极”量子材料:“可能改变许多游戏规则”
2023-03-10 10:57 科技前沿 -
我国成功发射天绘六号A/B星
2023-03-10 07:25 航空航天 -
毛宁反问:是不是某些国家向荷方施加压力?
2023-03-09 22:13 中国外交 -
21℃的室温超导真要来了?中科院物理所发文: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2023-03-09 20:03 -
我国科学家首创开放式新架构实现615公里光纤量子通信
2023-03-09 15:31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评论 95“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评论 85万斯“强登”,丹麦坐不住了 评论 155“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131“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9412028中国将完全主导全球芯片产业评论 128 赞 712美国鸡蛋短缺?中国女留学生辟谣:只是限购,没有短缺!你怎么看?评论 121 赞 06如何看待胖东来店长平均月薪78058元,基层员工平均月薪9886元?评论 51 赞 47美国动作越来越大!万斯也来了评论 45 赞 368我建议特朗普总统不要急着拿下格陵兰,留着有大用评论 41 赞 239几个数据说明,发达国家货币到了什么样的危机程度评论 40 赞 2210戏骨下跪,演艺圈还有救吗?评论 39 赞 8最新闻 Hot
你举的这个例子倒是适用美国飞机军舰不停来中国周边碰瓷的做法,就等中国犯错。
无知无畏 胡言乱语 说的就是你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