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般人來說,買房是人生中最昂貴的東西,而且8成要透過銀行借貸並分至少30年付款,等於開5倍的槓桿,房子是自住的不用管價格絕對不正確,買一個房子1000萬,自己準備200萬向銀行借款800萬,如果房子價格下跌100萬的話,你手上的淨資產已經從200萬下跌50%剩下100萬了。

而一間好的房子就跟一家營運良好的公司一樣,房子所在的區域持續成長,那房子本身的價值就會更好。今天我們就從區域分析的角度來看這間房子值不值得買,如果從買股票的角度來看,就是買有成長動能的房子,這樣的方法也最能符合房子本身的價值,這個價值愈高通常也愈好住。

我會以新店央北重劃區作為標的解釋,不過央北重劃區內土地所剩不多,在2028年前應該會全部開發完成,新店目前在榮工廠區段有大型都市更新以及2028年央北旁的十四張重劃區將會重劃完成,都符合我以下的撰述內容。

以新店為例:從區域分析看在地房子值不值得買(上)土地、人口和產業篇

最近各種語言模型來勢洶洶,目前GPT Plus我覺得最強的還是即時開啟攝影機的共享螢幕功能,真正實踐讓鏡頭成為連結人工智慧的眼睛,根本是使用者介面的重大革新!

科技就是在為易用性服務:關鍵字搜尋可能逐漸消失

這是我下午再幫太太和女兒煎蛋時錄的想法,文字是請Grok先讀過我文章學習風格後,再用逐字稿整理如來的,要聽原汁原味有煎蛋聲音的請聽Podcast。

和Google搜尋不一樣,隨著AI工具愈來愈進步,會讓人的能力差距放大,將工具放到你的眼前,你可能還是不知道怎麼用。如果善用工具的人以外,我認為有原創想法和批判性思考的人將會是重中之重。

顯二的長效價值-拉長人生的槓桿
顯二的長效價值-拉長人生的槓桿 Podcast
聊最近用了Gemini 2和Grok 3的心得:人的能力差距將會愈來愈大
0:00
Current time: 0:00 / Total time: -8:45
-8:45

最近看到兩組數據,一個是新北市2024年重劃區交易量、另一個是台灣三級行政區人口排行,腦袋不知覺有幾個推論:

No.1 板橋區 553,347人

No.2 桃園區 476,033人

No.3 中壢區 435,141人

比寒流還冷的房地產市場 將造成2030年新屋的奇貨可居

投資只看三種資產:1.指數型ETF(追蹤具大盤代表性的VT、VTI、VOO、0050等產品);2.債券;3.黃金以及現金。

什麼樣的股債配比你扛得過?

「退休後錢從哪來?」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在於作者把這些指數投資、債券投資的配比,其中歷史的漲跌幅都列出來,我們可以邊看數字邊想如果是這樣的跌幅,我會不會因此而賣出呢?

接下來再來看作者自己的分配:作者退休後先從30%股票慢慢往上加,因為作者剛退休時非常焦慮和悲觀、還怕存款變少。不過後來隨慢慢安心才調整配比:

股票部位:作者手上還有保單,56歲已經靠近60歲可領勞保老人年金和新制退休金,股票依然配到45-55%,其中台股和美股各50%。

保守資產:剩下的部分為保守資產,其中定存25%、債券20%、現金20%,台幣和美金各50%。

一般投資也適用的退休理財法:關鍵在你扛不扛得住跌幅

恩斯特•貝耶勒 (Ernst Beyeler)曾經出售現代藝術史上最好的一些作品給他的客戶,但他還保留一些更好的給自己(這些作品現在可以在他出色的美術館看到)。他是上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經紀人之一。貝耶勒在他的自傳《對藝術的熱情 (A Passion for Art)》裡提到,他以前的老闆養了一隻聖伯納犬,那隻聖伯納懶散到寧可餓肚子,也不要起來走向裝有飼料的碗盆。根據貝耶勒書中的描述,他的老闆說:

「後來我就找一隻貓來養,然後讓牠時時撲向那碗飼料盆,以引誘那隻老狗跳起來吃東西。那是個非常具有虛迫性的訓練。多數人並沒有收藏藝術品的追切需要,飽有什麼原因讓他們非得趕著買某一件藝術品不可?為此,

我在第十三屆卡塞爾文獻展的開幕式上,聽到西爾、弗洛耶廣大無邊的聲音作品《我就只是繼續…

顯二的長效價值-拉長人生的槓桿
顯二的長效價值-拉長人生的槓桿 Podcast
藝術的增值來自於小圈圈的共識:藝評、藝廊和買家
0:00
Current time: 0:00 / Total time: -7:35
-7:35
台北國際書展的心得分享 一場超大型同溫層的聚會

不是音樂專家、沒什麼能力寫出心得,但《巴布狄倫:搖滾詩人》好好看啊...往前翻2024年到現在一年多看的電影,唯一覺得一樣好看的是沙丘2,結果都是同一個人演主角,人要成為明星真的擋都擋不住!

但我更喜歡提摩西夏勒梅在A COMPLETE UNKNOWN中的演出,特別是第一劇幕成名之前的過程。戲中很多場歌曲聽完都想拍起手來。

但因為電影小眾的緣故,放映的影廳很少,我看得松仁威秀2廳E排視覺和聽覺感受都很棒,推薦去看,不然過到本週末應該就下映了。

有某些電影,只有在大螢幕和良好的音效才能有最佳的觀影感受,但偏偏只有幾個禮拜的時間可以去看,錯過就算家裡的電視投影機再大都很難重現效果了,對我來說《巴布狄倫:搖滾詩人》就是這樣的電影。